信息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正文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发布 推进“中国制造”由大转强

发布时间:2017-02-16 12:00作者:管理员文章来源:新华网

    近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日前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据悉,《指南》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该文件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是1+X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制造业人才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的重要举措。

    人才为本 教育服务国家战略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介绍了《指南》的编制背景和基本内容。王继平表示,人才强国战略正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迈进人才强国行列,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但同时,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外专局早在2015年共同成立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历经一年多开展专题研究,奔赴多省份调研,最终于2016年12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南》共分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人才工程、保障措施五部分,其中提出七条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中国制造2025》把“人才为本”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五大方针”之一,强调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对此,王继平强调:“建设制造强国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基础则在于教育。”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着国家战略,在《指南》中也有突出体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服务决定地位,有为才能有位”。《指南》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教育主动作为”,具体概况为四个“全”,即“全方位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全领域进行人才供给改革,全过程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全角度加强人才培养保障”。

    亮点层出 五项重点人才工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指南》的发布和实施“为推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为中国制造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

    《指南》还提出五项重点人才工程:一是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主要依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二是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通过实施中国制造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在普通高校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等,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工科学生实践能力;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三是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通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重点领域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着力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依托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加快提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五是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质量素质教育行动,建设质量相关专业教育示范基地,支持各地举办质量素质提升研修项目等。

官方微信
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

更多精彩等你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