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宁波两会中,市政协委员、协会会员单位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叶盛表示,宁波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要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仍需拉长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的产业链,宁波应加快引导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上游延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加快实施智能制造,优化企业管理模式,着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扶持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立足原先的研发生产优势,积极向销售服务端延伸,向制造服务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通过拓展单项冠军产品体系,引导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依托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市场推广模式,积极向相关产品领域延伸拓展,培育多个单项冠军产品,构建基于相同技术支撑的单项冠军产品方阵,创造新的增长点。跨国并购也是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拉长产业链的有效途径,宁波可为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提供融资、法务、风险预警、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其通过跨国并购获得技术和管理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制造业单项冠军代表着细分行业发展水平、市场实力,是全球制造业企业的第一方阵、中国制造的“排头兵”。经过多年的培育,宁波已遴选出308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已提上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日程。
在我协会举办的中国宁波隐形冠军发展论坛中被业界誉为“隐形冠军之父”的德国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教授表示,单项冠军与隐形冠军虽有些许差别,但异曲同工。赫尔曼•西蒙十分认同宁波培育单项冠军做法。他说,德国每百万人拥有单项冠军企业16家,日本为1.7家,意大利与美国均为1.2家,英国与法国为1.1家,俄罗斯与中国为0.1家。而按800万常住人口计算,宁波每百万人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数量(符合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标准)为1.88家,超过日、美、意、英、法等国,是中国平均水平的近20倍。宁波打造中国单项冠军之城,首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培育一批有抱负、专注主业,并热衷全球化的优秀企业家,他们必须雄心勃勃,积极行动,持续专注于主业,努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市场的佼佼者,有太多的中国企业家进行多元化投资,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机会,尤其是在宁波这样快速发展的城市。但是多样化通常不会造就世界一流的企业,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在西蒙教授看来,宁波制造企业除了必须保持持续创新外,还面临着两大挑战。第一个是全球化。“如果把宁波隐形冠军企业与德国隐形冠军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德国隐形冠军企业要国际化得多。德国企业不仅会在许多国家设立自己的子公司,还会实施员工和管理的国际化。然而在全球化方面,宁波包括很多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第二个是品牌。“宁波制造企业和许多中国其他城市的制造企业一样,是通过低成本低价格战略发展起来的。这种战略往往与低质量联系在一起。”随着成本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这些制造企业必须重新定位,以获得更高的价格、更高的质量和强大的品牌。
通过不断地聚焦专精特新,308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在宁波工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引领、支撑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308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总额3780.07亿元、利润总额427.63亿元,以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4.07%的数量,创造了全市23.23%的主营业务收入和34.84%的企业利润。
制造业单项冠军是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与优势之一。宁波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全力壮大单项冠军集群。按照计划,我市也将制定出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单项冠军集群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核心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攻关、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企业梯队培育、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优化等重点工程,努力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全国单项冠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