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正文

助推智能制造步入快车道 宁波发布工业软件发展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0-04-28 15:49作者:管理员文章来源:东南商报

宁波一直把发展工业软件作为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的重要抓手。近日,我市印发了《宁波市推进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行动再加速,力求产业再发展。

根据工信部顶层设计,智能制造有“四基”:一软、一硬、一网、一云。“一软”指工业软件,“一硬”指工业控制系统,“一网”指工业网络(工业互联网),“一云”指工业云服务平台。工业软件首当其冲,同时后三者也需要依靠软件才能得以存在。可以说,当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概念外衣被一层层剥开后,裸露的核心就是工业软件。宁波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也是全国智能制造的高地。根据《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宁波位列全球第7,从业人数全球第9。根据《计划》,到2022年,我市工业软件(包含嵌入式软件)业务收入将实现跨越式增长,初步建成以工业软件(包含嵌入式软件)为特色中国软件名城。

工业软件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研发设计类,信息管理类,生产控制类,嵌入式工业软件。宁波工业软件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和成长,在四大领域均已有了一些先行企业。协会会长单位、宁波首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均胜电子是宁波嵌入式工业软件的巨头,其研发的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车联网软件、安全驾驶软件跟随其产品在奔驰、宝马、大众、保时捷等品牌车辆上被搭载使用。宁波还拥有一大批MES(网元管理系统)厂家,如文谷科技、中之杰等。他们的软件广泛用于宁波的汽车、服装、石化、模具、集成电路、装备等行业,迅速提升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而在工业数据采集领域,宁波智能制造研究院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可以说,宁波已经具备了发展工业软件集群的基础,而宁波的“246”产业集群也为本土工业软件的崛起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工业软件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其发挥作用首先需要实现各种设备的无障碍沟通。如今,无论是企业“上云”,还是智能工厂,目的都是将所有的设备接入网络,在计算机里模拟出一台设备、一个车间、一个工厂甚至一家企业的运行状态,并用可视化数据的方式呈现出来。业界称之为“数字孪生”。但由于工业门类繁多,且千厂千面,即使看似一台普通的机床,功率、性能就各不相同,采集到的数据格式和参数种类可谓千姿百态。这就需要统一各类工业数据的格式,为此,云科智造的工业大脑Brain matrix应运而生。目前,云科已经完成在宁波的第一个标杆项目协会理事单位爱柯迪智能工厂数据分析系统。通过这个工业大脑,爱柯迪的产品绝对合格率提高了3%,人均产值提高了17%,设备效率提高了19%,半成品库存周转率提高了35%。而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研发的supOS工作操作系统将有望成为工业软件界的“Windows”。

根据《计划》,我市将通过自主软件攻关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开放平台赋能工程、融合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载体建设工程、软件人才集聚工程、工控安全保障工程等七大工程推进我市工业软件培育发展工作。同时,加大精准信贷扶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探索开发数据资产等质押贷款业务。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和融资租赁公司聚焦工业软件发展,为相关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及租赁服务。拓展针对性保险服务,支持保险公司根据工业软件发展需求开发相应保险产品。

目标到2022年,我市工业软件(包含嵌入式软件)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占全部软件业务收入比重超过30%;新增6家以上聚焦工业软件的企业研发机构,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以上;工业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不低于12%,软件著作权登记数年新增超过400个;主导或参与编制一批工业软件领域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全市软件业务年收入超过10亿元、5亿元、1亿元的工业软件企业数分别达到2家、10家、45家,拥有以中国软件百强企业等为代表的知名工业软件企业1家。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资源池建成,拥有入池服务机构200家以上;全市打造300个以上场景适配度高、应用活跃度强、规模效应好的工业APP,建成10个以上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30个以上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

官方微信
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

更多精彩等你来

[关闭]